沒有資優班 珍視每個孩子的芬蘭教育



期末的教務會議上理事長推薦了大家三本書,其中一本就是「沒有資優班 珍視每個孩子的芬蘭教育」,作者陳之華(Yolanda Chen),也是「北國風情」 部落格的格主。她的家庭因先生工作的關係移居北歐芬蘭,她的兩個女兒也隨之移入了芬蘭的教育體系。在芬蘭六年間,作者以一名社會觀察者的身分參訪芬蘭五十 多所中、小學、圖書館及教育機構,實地深入芬蘭各處去瞭解這位居偏遠、氣候寒冷的北歐小國,在科技產品NOKIA之後,如何打造出優異的「教育」品牌,讓 全世界驚豔?

芬蘭人務實的性格-「該做的事就好好做好」,在她的教育思惟中展露無遺:具設計美感的學校軟硬體設施,教課書、營養午餐及偏週學生的交通費用,完全 由政府負擔...等等,在做好事情之餘,芬蘭的教育有很讚的觀念,包含了濃厚的「人本」精神,她們恪遵「平等」的觀念,不放棄每一個學生,不管是芬蘭的學 子或是外來移民的小孩,不讓一個人落後,用心關照每一位成長中的青青子矜,同時也信任並尊重教師的教學專業,不比較、不排名,只是把教育這個神聖的工作務 實地做好。更讚的是,這樣的觀念不是少數人的海巿蜃樓,而是社會中普遍的共識!

書末提到,一百多年前英國女作家崔蒂(Alec Tweedie)曾對芬蘭的思考與預言:

「出眾的教育制度,將確保芬蘭,前途似錦!」現在看來,它似乎成真了!

今年的政府財政編算中教育部分的預算首度超越國防,真希望同為島國的台灣,能好好地正視教育的問題。台灣的社會太功利,「再苦也不能苦孩子」這種虛無飄渺的口號,聽來就覺得諷刺無比,還不如拿出魄力好好做好事情!

「芬蘭學校沒有制服」-

教育的根本是什麼?是制服?還是學習?(p.35)

如果制服只是為了好管理,那學校的教育目的,不就變成是先求管理得好,第二順位才是關注學生學習嗎?(p.37)

「芬蘭教育:『見樹』又『見林』」-

「先見樹」與「先見林」的差異到底在哪裡?我以為「先見林,再見樹」,能讓孩子先儘快體認到整個課程或學習目標的全貌與概念!而「先見樹,再來望 林」的教育模式,卻有可能在還沒有機會見到森林時,不少人就決定在漫長、重細節的過程中,感到疲憊不堪而半途而廢,錯過了能透過一株株樹木望見整座「森 林」風貌的喜悅!(p.48)

我感受最深的,不在於說芬蘭或是西方某國的教育方式一定是最好、最了不起的,因為沒有任何一種方法是絕對的好與絕對的差。但是,學習的過程與效果,卻可能會截然劃分為「快樂」與「痛苦」兩種!(p.48-49)

「芬蘭教育最可貴之處」-

我們尊重每個獨立的個體,因為我們非常需各種不同的人才。(p.72)

當學校老師覺得自已擁有改變社會的能力與參與感,整個教育體制就會有向上提升的動力。(p.73)

芬蘭人深信:「基礎」最重要,只有基礎穩固,日後建構起更高的樓層才會穩固。因此,芬蘭願意花費許多的人力精神在基礎教育之中,儘量讓跟不上進度的孩子,或是一時學習緩慢的學生,教能有額外的輔導、關懷和資源挹注。(p.74)

「老師一樣好:不同評比」-

芬蘭的想法是:資源、對象、起跑點都不同,為什麼要比?如何去比?放下起跑點不公平與評鑑制度的不平等,人性尊嚴和自我實踐才會自然浮現!(p.89)

「教育,一切都是為了學生」-

如果一個社會體制對自已教師的基本信任都沒有的話,哪還談什麼教育呢?(p.95)

我們所做的一切,不過是盡其所能的,去教導我們所知的;一切都是為了學生,如此而已。(p.95)

「芬蘭,為什麼要講『不讓一人落後』」?-

「小國如我,不能容許社會上出現學習落差與失衡!」(p.103)

我腦海中好多個畫面不斷湧入,因為想起了所謂「後段班」的孩子們,小小年紀就已被貼上標籤,有哪些是心甘情願的被歸到那一類?有多少是制度和師長 先放棄了他們?讓他們也逐漸產生了自我放棄的心酸?如果是制度先放棄了他們,而又期待他們能自謀生路,豈不是把教育的義務,和日後社會可能要面對的矯正成 本,一股腦推向全民去共同承擔? (p.103)

「北極圈裏的台灣情」-

考試不是要給孩子帶來挫折的,考試只是讓孩子和老師共同瞭解學生對於這門科目的認識到了哪裡。(p.230)

「競爭力,來自何方?」-

不同世代的人,本來就有不同世代的教育環境與教學方法,能夠與時俱進的改良,以及找出最適合不同世代的的教學理念,才能讓教育品質不斷提升。(p.233)

芬蘭社會所看重的價值,就在「平等」二字!(p.233)

當一個社會裡,大多數人都能體會確實需要每種不同的人才,那互相平等看待,互相尊重職業出身,互相認同學習需要、互相瞭解志願類別、互相認定彼此扶助才能生存發展,也才會真正落實生根。(p.233-234)

「移民孩子的教育」-

現在不去做,不花時間與金錢做,以後必須負擔的社會治安與族群融合的成本,必然會更大。(p.252)

「未來教師需要的能力」-

他們認為教育系的學生必須擁有可以被教導的潛能、合適的人格特質和學習動力等綜合條件(p.277)

「教育系學生的全新評選法」-

那些高中時考試分數高、學業優異的孩子,多半唸書成績一向很好,但在校期間通常不見得瞭解書念不好時的困窘。所以當了老師以後,也不見得對學習能力 和成績較為落後的學生們,能給予更多的同情、包容,或是能以同理心循循善誘,或是期盼這些老師能真正發揮「有教無類」的精神。(p.280)

「要平等?還是菁英?」-

只有智力領先,但卻不夠全方位成長,那是不對的。(p.285)

整個社會花下鉅額心力在教育上,為的就是對於學生能力與環境弱勢者的悉心照顧,所求的無非是把我們可能視為「後段班」的學生人數比例降到最低,以消弭這些在學校的弱勢者,變成日後社會上的潛在問題與犯罪製造者,屆時整個國家就得付出更大的成本去拼治安了。(p.285)

教育就是應該幫助孩子們找出自己優勢,而不是要他們全部都往一個模子裡去,套不好的就被迫放棄,就被視為「後段」。(p.286)